“2014年公司破產后,我在外面欠了1000多萬元的,官司纏身,還上了征信系統的‘黑名單’,愛人的退休工資卡也被凍結了。我現在同時在打三份工,努力還債,人無信不立,欠的錢我一定會還掉,未來一定還有東山再起的機會。”
“像我這樣,因為企業失敗導致家庭陷入窘境的企業家還有很多,他們曾經繳納了稅收,解決了就業,為社會做出了貢獻,但如今卻受到各種白眼,被社會拋棄。希望您在‘兩會’上為這些創業失敗者說說話,希望國家能出臺相關政策,以解決那些因創業失敗而肩負種種壓力的苦難兄弟們!”
春節剛過,全國人大代表、天能集團董事局主席張天任正要到杭州參加一個重要會議,出門之前,他收到了郵寄來的一封信。
寫信的人叫劉健楚,原來是一位企業家,因為攤子鋪的過大,資金鏈斷裂,2015年企業倒閉了,他的生活陷入了窘境。不久前,劉健楚在無意中得知了張天任的履職事跡后,抱著試一試的心情,給張天任寫了這封信,尋求幫助。
這封信讓張天任陷入了沉思。一方面,伴隨著“大眾創業、萬眾創新”的春潮澎湃,出現了大量的創業失敗者,他們的生存現狀是一個不容回避的社會問題。特別是當前我國經濟面臨下行壓力,初創企業的抗風險能力不強、商業模式不夠成熟、經營不善等原因,出現失敗的概率會更高。劉健楚的情況不是個案,很有代表性;另一方面,天能集團創辦以來的30多年期間,幾度面臨生死邊緣,創業者在其間面臨的壓力,張天任感同身受。
張天任立即告訴他的助理,“你不要隨我一同去杭州了,先代表我向劉健楚先生問個好,約時間,我要詳細了解一下他的情況,聽一下他有什么建議和呼聲。”
接到電話,劉健楚非常意外,也很激動,他沒有想到,自己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寫的這封信,竟然引起人大代表的如此關注和重視,得到的回復也如此及時。他將自己的情況原原本本的告訴了張天任,希望政府能夠建立幫扶機制,讓創業失敗者能夠再就業、再創業。
天能集團是一家有2萬名員工的新能源動力電池企業集團,每年都會有一些員工離職創業,其中有不少是張天任非常欣賞的,重點培養的年輕人。對于他們的離開,張天任從公司發展的角度覺得非常惋惜,同時也尊重他們的選擇,關注和支持他們的創業,給他們力所能及的幫助。有些創業失敗的人,重新回到了天能,張天任繼續對他們委以重任。
兩天后,張天任專門組織了一個“特殊”的座談會,召集已經離開天能和又重新回到天能的創業者,暢談創業感受,以及國家從長效機制方面,對創業失敗者應該給予那些幫助。
“創業失敗后,我一度身無分文,連繳社保的錢都沒有,社保停了好幾個月,國家能不能對個人繳納的社保給予一定的補貼。”
“企業破產后,我沒錢還債,也沒有資產可以執行,被迫成為了‘老賴’,上了失信人員黑名單。誰不在乎自己的聲譽?建議國家對失信人員加以甄別,有還款意愿,目前暫無還款能力的人,還是要采用理解、包容的方式來處理債務。”
“創業失敗后,我準備二次創業,在出資方面,政府能不能給予二次創業補貼。”
……
張天任心情澎湃,他在自己的筆記本上,認真的記錄著各位創業者的心聲。
隨后,張天任還專程到了人社、民政等部門調研,了解國家在對創業失敗者保障方面的制度安排。現狀卻如他所料,與創業失敗者窘迫的生存現狀相比,目前政府層面的制度安排還不夠細致周全,社會化的幫助機制還不夠完善。張天任認為,打造“雙創”升級版,需要進一步完善創新創業的頂層設計,讓創業者消除后顧之憂,放手打拼。
心系人民,方能代表人民;扎實調研,才有解決方案。民有所呼,我有所應,這是全國人大代表的神圣責任,也是人民賦予使命擔當。全國人大代表張天任經過充分走訪,扎實調研,深入思考后,一份《關于建立完善創業失敗者保障機制,更好支持“雙創”的建議》就這樣誕生了。
今年“兩會”期間,張天任圍繞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、新能源和循環經濟、放管服改革、綠色智造、鄉村振興等方面,共提交了25份建議和議案。每一份建議和議案的背后,都有一個“民有所呼,我有所應”的鮮活的履職故事,這也是張天任作為一名全國人大代表的肩負使命,不負人民重托的真實寫照。
來源:消費日報
網址:http://ev.xfrb.com.cn/news.php?timer=20190418&pageno=A3&id=21643